<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电脑版.gif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哲学思考

        2015-08-28 14:56:53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学习时报 阅读:  3771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哲学思考

         

        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指导我们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思想武器。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从哲学角度思考如何选好用好人、如何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辩证看待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两点论指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选人用人中,干部德和才的关系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所谓德,是指干部的政治标准;所谓才,是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既要考虑德才兼备,两点兼顾,又要以德为先,突出重点。李源潮同志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科学概括了党的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既强调了德与才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德的主导作用,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基础、以德为先决条件。”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以德为先、以德为本,是衡量用人的本质和核心标准。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庸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既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更要以德论才,以德量才。德才兼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既要突出重点,又缺一不可。

        辩证看待实践论与认识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作用于实践,这在干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根本,以群众公认为关键,以民意否决为核心,以群众监督为保障,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确保选人用人得到群众认可,并使选出来的干部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实践,集民智、聚民力,更好地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向前发展。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比如公推直选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由群众来民主测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选出有群众基础的候选人,拓展了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利益的基本途径,有效解决了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问题。在不断增加干部工作公开、透明程度,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同时,要加强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建立起在实践之上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网络合力,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作、让程序在规范中运行,杜绝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发生。

        辩证看待发展和静止的关系,正确分析民主推荐结果。事物总是在普遍联系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地静止的。因此,必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既要看干部工作实绩,又要联系干部所处工作环境、所从事工作、个性特征等差异综合分析,既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特别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要认真对待民主推荐结果,认真分析推荐票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否真正体现了干部群众的真实意图和意愿、是否真正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了干部,做到既重视推荐票又不唯票至上,不静止地、孤立地看待干部,避免一些干部注重为长远作打算而现绩不明显、一些干部只重工作忽视了人际关系等情况而被埋没现象的发生。

        辩证看待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关系,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决定论承认事物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一般来说,干部才能往往是各有所长。能否善用其长,不求全责备,是用人成败与否的重要方面。在选人用人上,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干部放到适合其能力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反之,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干部选拔任用到不适合其能力、不能发挥其才干的岗位,“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则对干部的成长造成戕害。只有知其人、善其位、扬其才,才不至于使“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辩证看待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切实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事物通过一定的量变,最终会带来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形成,主要原因来源于封建腐朽思想中的官本位意识和本末倒置的权力观念,来源于没有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和对干部思想政治的教育,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力度,首先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坚固防线。一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教育,让干部掌握、熟悉、精通条例,全面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遵章守纪、依规用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的形成,为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二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对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切实增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使干部最终成为党的事业的坚定执行者,消除官本位思想,自觉抵制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行为。反之,如果缺少教育培训,则容易使干部放松政治思想上的学习,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选人用人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成败,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如何防范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这是干部工作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从哲学角度思考这一问题,是试图寻找其中规律的一次粗浅尝试。

        相关专题
        · 干部工作

        闭幕后2.gif

        二维码3.gif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共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5015308号   技术支持:微迅传媒